Sunday, April 05, 2009

Helen McCloy, Dance of Death (1938)

McCloy的出道作,一经发表便好评如潮,引起轰动。

雪地里发现一具女尸,是著名时尚女子A,她的身体发热,脸色发黄,经验尸很有可能中了她代言的一种减肥药的毒。警察询问A的继母和其他家人,却被告知A没有死,而且A生前已经很瘦了从来不吃她代言的减肥药。

警方找到A,A却说自己不是A而是A的表妹B。原来出事那天晚上A的继母C为A准备了盛大的成年晚会,想让A嫁一个好人家自己好捞钱,没想到A却在当晚发起了高热。因为A经常得疟疾,所以大家以为还是疟疾发作,没有在意,让她卧床休息。C为了不让自己的计划泡汤提出让B假扮A继续出席晚会,B同意。晚会结束后,A奇怪地消失不见,C一方面到处找A,另一方面继续让B假扮A,以掩盖A失踪的事实。(有趣的是,在同一年份John Dickson Carr写出了颇为相似的混淆身份的作品:The Crooked Hinge。当然这个设定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Shakespeare,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159x)。)

警察在C的房间里发现一个减肥药瓶子,里面的药只剩一半,C声称不知情。警方怀疑A当晚喝的鸡尾酒被人掺了减肥药,但是管家做证说A的鸡尾酒只喝了一半就放下来,之后艺术家D错误地拿了A的杯子,喝了剩下的一半。D没有任何的中毒迹象,难道是不可能犯罪?

警方在D家找到一枚戒指,同时发现D服用吗啡。投资炸药的富豪E告诉媒体自己本来想向A求婚,并悬赏一万捉拿凶手。晚会策划F告诉警方当晚有一个外人闯进晚会被她发现,在她想要报警的时候D出面让她放走此人。F在自己的证言上签名,却一走神签了A的名字。

警方找到A的心上人G。G当晚约好和A在某街见面,因为A在晚会上对他冷淡而寒心,最后也没有等到A。G心灰意冷把自己关了一个礼拜。G不知道晚会上的A其实是B,这解释了为什么A会失踪——A带病赴约,却倒在半途。

警方捉到了闯入晚会的学生H。H说自己当时混入晚会只是为了骗吃骗喝,还说自己看到D从A的房间出来,因此D急于替他开脱。D承认自己窃取A的戒指换吗啡。警方猜测D有可能因为长期服用吗啡因此对毒药产生了抗药性。

Dr. Willing识破富豪E来美国的真实动机是把他麾下的炸药私下卖给两家不同的公司,E为了掩盖自己的动机故意向媒体宣称自己来迎娶A。

[SPOILER +/-] 真凶及其动机

凶手是晚会策划F。她杀死A的动机是因为A代言有毒的减肥药,而她的女儿吃了该减肥药丧命。她不留神签的A的名字是Catharine,而A的真名是Katherine,只有在减配药广告上才用的Catharine。Willing从这点看出了破绽。

本作出版于1938年,正是古典本格的高潮期。从单纯解谜的角度来讲,本作只能算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在开场之后对各个证人的询问调查是典型的古典本格公式,开篇相当精彩,中段却有些冗长,靠大量的红鲱鱼增长篇幅。结尾的凶手身份虽然意外,但核心推理只靠一条关键线索,显得有些薄。

可是这些缺点丝毫不能抹煞本作的价值。我个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在侦探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因为Helen McCloy通过本作创造出了“心理侦探”这一崭新的侦探模式,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心理学在侦探小说中的应用可以一直追溯到Edgar Allan Poe的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不同的人对房间里的声音有自己的想象)和The Purloined Letter(心理盲点),但那都是短篇作品,份量尚显不足,而且心理分析并不是书中侦探的主要工具。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心理侦探小说恐怕要数C. Daly King的Obelists at Sea (1932)。在该书中Daly King管发生的案子叫做"psychologist's murder case",并让四位心理学家对案情做了不同的推理。可惜的是Daly King虽然本人是心理学家,却没有把这一模式发扬光大,而Helen McCloy却通过1938年的Dance of Death推出了Dr. Basil Willing心理系列,完整地建立了“心理侦探”这个流派。

在侦探小说史上,最有名的侦探语录恐怕当数Sherlock Holmes的"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和Father Brown的"Where would a wise man hide a leaf? In a forest."在本作中Dr. Basil Willing说出了下面这句话:

Every criminal leaves psychic fingerprints, and he can't wear gloves to hide them.

在我看来这句话完全足以和前两句媲美。它既是Dr. Basil Willing的出场宣言,也是所有“心理侦探”的破案纲领,从此侦探解谜不再只是四处搜集烟头指纹,而可以更深层次地透视疑犯的内心世界。在Helen McCloy的Dr. Basil Willing系列中,最后几乎都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找到罪犯的心理破绽。我个人认为这是Helen McCloy对侦探小说的最大贡献。

本书还有一点不能不提的就是作者对于动机的挖掘。本书开始几乎所有疑犯都不具备杀人动机,随着情节的发展,一些人可能的动机被发掘出来,但直到最后作者才揭露真凶的动机。这个动机隐藏得非常巧妙,导致真凶身份极具意外性,但另一方面书中又给出了足够的线索,因此读来并不觉得突兀。另外凶手的这个动机非常深刻,单从这个动机来看,本书俨然已有了后代“社会派”的风范。在1938年本格推理大行其道的时期,Helen McCloy能够在whydunit下这么多功夫,是非常超前于时代的。

(这个评论还相当不完备,小说的很多细节没有讨论,以后我会逐步完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