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06, 2009

Gladys Mitchell, When Last I Died (1941)

Mrs. Bradley在少年劳改所偶然得到一本女老师A的日记。日记当中A记述了一系列事情:劳改所逃跑了两个小孩,A帮助他的表兄B和B的妻子C找到一幢闹鬼的住宅,A的姨妈D被萝卜丝噎死,B从楼上窗户摔下来差点摔死。日记在一个地方突然中断了。

Mrs. Bradley得知B从楼上摔下来两次,第二次的时候摔死了。A作为主要嫌犯受到审讯,但后来因证据不足开释,随后不久她投水自尽。Bradley造访鬼屋,了解到B生前邀请朋友来家搞通灵术,结果房间里真的出现家具移位的现象(poltergeist)。

Bradley发现从A的墓碑上的日期推算出的年龄和A的实际年龄不符,并由此发现真正溺死的是A的妹妹,A冒充她妹妹活着。是A杀死了她妹妹吗?不然她为什么要假冒身份?

Bradley在鬼屋外面的井里发现秘道,通到鬼屋里面,并在下面发现失踪的两个小孩的尸体。是谁害死了他们?

[SPOILER +/-] 真相

A放跑两个小孩,和B一起把他们关在秘道里,在B搞通灵术的时候那两个小孩偷偷跑出来弄乱家具。B第一次从窗户摔出去是小孩干的,第二次是C干的。B死后两个小孩也死在秘道中,C掩埋了他们的尸体。B死后A作为嫌犯一直关押,因此A没有时间掩埋尸体,只有C有时间掩埋尸体,Bradley由此判断C是凶手。

A的“日记”是B写的,因此里面有很多记录和事实不符。

本作的核心诡计和Helen McCloy, She Walks Alone (1948)有相似之处,个人认为McCloy的作品要好得多。

本作是Gladys Mitchell的代表作之一。它暴露了Mitchell的几条典型硬伤:

1. 叙述冗长。本作的情节其实比较简单,没有必要写得这么啰嗦,大段的英式叙述让人昏昏欲睡。

2. 情节混乱。没有什么条理可言,感觉作者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3. 缺乏逻辑。所谓的“推理”其实根本不是推理,甚至也不算“心理分析”,充其量就是Bradley的感觉,一点也经不起推敲。比方说Bradley认为小孩死在B之后,就没有什么证据。

优点只有一个:Mitchell擅长让凶案发生在奇怪的场景(setting),这次是劳改所和鬼屋。

另外本作的章节标题很有意思,呈中心对称分布,就是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标题一样,第二章和倒数第二章的标题一样,等等。让人想起Helen McCloy, The Man in the Moonlight每章标题都以Ex开头,以及Ellery Queen,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每章标题首字母连起来形成THEGREEKCOFFINMYSTERYBYELLERYQUEEN。

2 comments:

ermite said...

这本书让我最感到恐怖的倒是那个水桶。
主要看点是气氛,另外似乎是在反讽Borley Rectory以及所谓的灵异学家,甚至还有讽刺旅游景点”乱收费“的现象。
这本其实没什么心理分析。

ermite said...

Greek Coffin这个第一次知道啊,很有意思。
拿章节标题做文章的推理小说感觉还有不少的,有机会可以总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