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Carter Dickson, The White Priory Murders (1934)

证人1清早到达分宅门口,正要进入,被证人2叫住。证人2住在附近的主宅里,刚刚到分宅这边来,在里面发现了一具女尸。房子周围都是新鲜的积雪,只有证人2的脚印。

医生检查尸体,证实死亡时间约在前一天晚上3点到3点半之间。大雪前天晚上2点钟就停了。也就是说,凶杀案发生在雪停之后,凶手应该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可是雪地上只有证人的脚印,还都是新鲜的,清早才留下的。

凶手如何能够不留脚印地杀人呢?

[SPOILER +/-] 真相

前一天晚上死者从分宅跑到证人2住的主宅,想要和证人2密会,但是证人2还没回来。死者来的沿途引起狗叫,因此不敢返回分宅,只好在主宅等。这期间她被凶手杀死(并非证人2)。证人2回来,发现女人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极度恐慌,为了掩盖,只好等到清早,抱着女人的尸体跑到分宅,安放好尸体,等到证人1出现,谎称刚刚发现尸体。

H.M.从下面的不合理处看出了分宅并非第一现场:

1. 分宅有两个房间,各有一个壁炉。仆人半夜的时候把两个壁炉都点好,发现尸体的时候,两个壁炉里面的灰烬差不多一样多。如果死者真的一直在分宅呆到3点多,那么她必然会往她房间里的壁炉添火,那个壁炉里应该有多一些的灰烬才对。

2. 有人看到疑似凶犯的人在主宅洗手。分宅就有洗手的地方,如果在分宅作案,没必要到主宅洗手。

Tuesday, November 13, 2007

John Dickson Carr, The Burning Court (1937)

本书主要出现了两个谜团。第一个谜团是有四人怀疑一个死者是被毒死的,于是撬开墓穴,想要重新验尸。出乎意料的是棺材里面竟然是空的!可以肯定尸体确实曾被放入棺材,并在有人监视的情况下被搬进了墓穴。尸体是如何消失的呢?

第二个谜团是有人从门缝窥见一个化装舞会装扮的女人递给死者一个杯子,然后似乎从一面墙走了出去。房间里并没有秘密通道,所有的门都上了锁,那么,这个女人是怎么出去的呢?

[SPOILER +/-] 第一个谜团的解答

四人当中的一人事先将尸体从棺材里拿出来,藏在墓穴的一个大罐子里,用花盖住。检查完棺材后,他让其他三人去拿梯子,自己趁机将尸体搬离墓穴。等三人回来以后,再装模做样地检查罐子。

这个手法虽然简单,但还是让Carr叙述得很成功。唯一让人不太满意的一点是,在叙述到一人将另三人支走的时候,有点过于一笔带过。

[SPOILER +/-] 第二个谜团的解答

死者在屋里换衣服,所以将镜子、椅子什么的移动了地方(非常赞的想法!)。偷窥者看到的是镜子里的映像。女人其实没有从墙里走出,而是打开了另外一个方向的房门(她有钥匙),回到了隔壁的房间。

这篇小说的侦探Gaudan Cross出场的时候极其出彩:他自己杀过人,在监狱里服刑很久,因此有机会饱读了大量的犯罪卷宗。可惜Carr有意要把他结束掉,让他在讲完案情之后,喝下凶手的毒药一命呜呼。

本书的鬼怪氛围被渲染到了极致,最后一章甚至暗示小说当中的一个女人其实是一个世纪前就死掉的女鬼。另外Carr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研究功力,中间大段罗列历史上著名的毒杀案,私底下想必颇下了番功夫。

Thursday, October 04, 2007

Carter Dickson, The Red Widow Murders (1935)

传说中有一个叫“红寡妇”的杀人房间,一群人抽扑克牌决定让其中一人进屋呆上一段时间。结果有个人抽到黑桃A,进屋之后,每隔半个小时有人在外面问话,一直有人答应,但是最后大家打开房门,发现他已经死了一个多小时,手里拿了一张黑桃9。

房间大门紧锁,窗户有缝隙,但是人不可能进入。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死者下颌有一个小伤口,中箭毒(curare)而亡。这种毒药吃到肚子里没事,但是进入血液就立即致死。

H.M.很快指出死者在抽牌的时候调换了手里的牌,他本来抽的是黑桃9,自己换成了黑桃A,换句话说,死者主动想要进入房间。至于大家在门外听到的回应,是有人在门外用腹语说出。

Inspector Masters在窗户上发现了A的指纹,由此认定A是罪犯,并提出了一种毒镖杀人的手法。

[SPOILER +/-] Inspector Masters的手法

飞镖淬毒,根部系上轻牢的丝线,从窗外扎入,然后拉扯丝线收回。

但是这一假说很快遭到否定。A被人用锤子砸死,而且在场的一位医生不久前验过飞镖,上面并没有毒。有人证实当天早上看到死者刮胡子的时候将下颌刮破,说明下颌的伤口不是凶器所致,那么死者身上并无其它伤口,如何竟能中毒?

[SPOILER +/-] H.M.解说真相

凶手是在场的一位医生。他给死者补牙的时候故意留了一个伤口,交给死者一瓶掺毒的“镇痛剂”,嘱其疼痛时服用。死者进屋后麻药效力已过,感到牙痛,于是服下镇痛剂,毒药从口中伤口进入血液,致其死亡。进入现场时医生让大家退后,自己过去检查尸体,偷偷调换了镇痛剂的瓶子。他的毒药是先前检验飞镖的时候,从镖头上提取得来的。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07

Peter Antony, The Woman in the Wardrobe (1951)

苦觅此书三年未得,没有一家网络旧书店有卖,直到上个礼拜,终于托大学同学申耀明在UCSD的图书馆借到一本。书非借不能读,花了一晚上读完,感觉不错。

小镇Amnestie上有一个叫做Charity的旅馆。主人公、业余侦探A先生一日经过旅馆门口,看见一个哥们B从窗户爬进里面的一间客房,遂到前台询问女经理C。这时B跑出来说住在客房里的D被杀了。A打电话叫警察,和BC一起去客房查看,不想门从里面锁上了。一个过路警察抓了一名嫌犯E进来,说看见他从窗户里爬出来。E声称自己什么都没做。

警官赶到。经理C找不到master key,大家只好用B的手枪打掉门锁。D死在自己的客房里,窗户自里锁住,地上掉落一把.45手枪,开了两发子弹。客房里有一个大衣柜,打开发现旅馆的女侍F被绑住手脚丢在里面。

调查发现D是个敲诈犯,BCEF都有动机。死者体内有两发.45子弹,一发不致命,另一发致命立毙。现场手枪是E的,上面同时有BEF的指纹。

各人证词如下:
B男:买了把.45想要干掉D。由窗而入,由门而出。进屋时发现D已经死了。
E男:在同样的枪铺买了把.45想要干掉D。由门而入,由窗而出。进屋时D已经死了。手枪被人偷了,是别人丢在现场。
C经理:什么都没干。
F女侍:进屋送晚餐。一个戴面具的男人闯入,和D大打出手,开枪打死了D,逼着她藏进大衣柜。虽然看不见面具男的模样,但是从声音判断是E。E对此矢口否认。

警官展开推理:女侍F杀死D,因为BE先后闯入,迫不得已藏进大衣柜里,门窗是她自里锁上。还有可能是F和BE当中的一人同谋。

有人看见女侍F的未婚夫G(也是死者D的司机)在旅馆外面将D打晕,然后扛回屋里。G承认此事,但是否认之后杀死了D。

[SPOILER +/-] 真相

按照时间顺序:
1. F替E打扫房间的时候发现一把手枪,无意中开了一枪,留下了指纹。
2. G打晕D,将他扛回屋里,随后离开。
3. D苏醒,将F叫到屋里。
4. E戴面具由门进入屋里,和D搏斗并开枪击中D的背部,D倒地不起。E以为D死了,让女侍F藏进衣柜,自己从窗户离开。
6. B从窗户进入屋里,见到D倒在地上,以为D死了。拿起来看了一下手枪(居然有这么笨的人),自门离开。
7. D苏醒,怕B或者E回来,将门窗锁死。
8. ABC集中在门外想要开门,D以为是有人要进来杀他,用后背死顶住门。A开枪打掉门锁,子弹将D在瞬间击毙。
所以是A误杀。D身上有两处枪伤,分别从E和B的手枪发出,都是.45。B的手枪虽然开了两发,但是有一发是F空打。

总的来讲构思不错,但是作者隐瞒了重要的线索1,不太应该。另外查膛线应该可以查出来子弹是从哪把枪发出来的。

整体构思是比较标准的British mystery,但对话的部分极其出彩,出场人物个个幽默感十足。比如下面这段:

"No, but it looks as if we have another good suspect."
"The more the merrier! When the number of suspects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and the number of corpses remains constant, you get a sort of inflation. The value of your individual suspect, of course, becomes hopelessly depreciated. That, for your real detective, is a state of paradise.

会心一笑。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书目整理完毕

历时数月,终于登记完了所有的推理藏书,检索起来更加方便了。

英文书:LibraryThing
中文书:aNobii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Carr Dickson, The Bowstring Murders (1933)

Carr以Carr Dickson为笔名写的唯一一部小说,城堡里的杀人案。A在楼道里注视着盔甲房的入口,B穿着袍子进入,C和B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在门口告别。C出来后和A闲聊,不久在盔甲房里发现B的尸体。死者被人用铁手套掐死,脖子上系了一圈弓弦,衣服口袋里装了一个纽扣。死者房间里的保险箱被盗。

盔甲房有两层高,一扇门有人监视,另一扇门从外面钉死,二楼卧室有四扇窗户向盔甲房打开,但都从里锁住,从走廊这边无法打开。

之后又有死人。

[SPOILER +/-] 诡计

凶手是C。他很早就杀死了B,用弓弦系在B的脖子上,从二楼卧室的窗户放下,丢进盔甲房。他不敢直接抛下尸体,因为那样尸体撞击地面,身上可能会有外伤。这就是为什么尸体明明是被铁手套掐死,脖子上却缠着弓弦。打斗中掉下一个纽扣。凶手把它放在了死者口袋里,是因为它必须出现在凶案“现场”。

之后C穿上B的袍子,伪装成B,进入盔甲房。随即脱下衣服,装在手提箱里,以自己的面貌走出。这期间A听到“咔嗒”的一声,是手提箱合上的声音。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法月纶太郎《去问人头吧》(2004)

现代雕塑家A以石膏真人翻模闻名于世。所谓真人翻模,就是在真人身上贴上胶布,涂上石膏,待石膏凝固之后形成阴模。再在阴模里面填上石膏,制成和真人一样的阳模。A临死前以他的女儿E为模特,完成了“母子像”全裸孕妇像系列的最后一件作品。在作品即将公诸于世的前夕,有人闯进工作间用锯子锯走了雕像的人头。是谁干的?动机为何?

法月纶太郎根据现场进行推理,推出偷走人头的人是A的女儿E。调查过程中法月又从A的评论家G那里探出A的一些私生活传闻。据说十五年前A和他的夫人B(也就是E的妈妈)不和,暗中和B的妹妹C偷情,还致使C怀孕。C得知自己怀孕后因为受不了压力自杀身亡,而B则对A心灰意冷,离婚转嫁给妹妹C的前夫D。评论家G发表和法月不同的推理,认为A死前的作品根本就没有塑造头部。

评论家G收到一张照片,向他勒索五百万日元。G看到照片里的东西大吃一惊,决定付费。就在这时他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的竟然是……E的人头!难道这是“预告杀人”?

警察从包裹的胶带上查出E的前男友F的指纹,又从邮局查出寄信人的名字就是F,从而将F锁定为头号嫌犯。法月此时也回忆起自己前几天在F的住所碰到一个变装成女人的男人,手里拿着一个水饺包,看起来就像是F本人,而且包里鼓鼓的好像正装了一颗人头……但是邮局里F的名字当中的一个字写成了同音别字,这一点引起了法月的怀疑。

评论家G也消失了。又有人进入工作间,将工作间里剩余的人像搬走。警察开始寻找G。

警察抓住了准备付钱的评论家G。在法月的攻势下,G不得不供出照片的秘密。原来他从F那里收到一张雕像人头的照片,那头上的眼睛竟然是睁开的!这个人头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可能在活人的眼球上灌上石膏?

法月了解到E死前不久去过自己出生的医院,开始怀疑十五年C自杀的疑案。医院的医生却证实,E确实是B所生,而C在自杀之前,确实在医院查出过身孕。

[SPOILER +/-] 骇人的真相

凶手是CD夫妇。

十五年前CD夫妇陷入财务危机,想出一条毒计。B那时已经生下了E。D强奸了B,致使B怀孕。C假意帮助B,让她以自己的名义去医院做检查,以免留下记录。B查出自己怀孕后非常苦恼,终于还是被A发现了。A非常生气,问她是不是和“名义上的弟弟”有染。A指的是他自己的弟弟,但B却误以为他说的是D(妹夫),于是答应了。AB之间的误会进一步加深。

D唆使愤怒的A一起害死了B,然后将尸体伪装成C自杀,真正的C则假扮成B出现。A用死去的B的头部完成了睁眼石膏像。不久假扮成B的C和A“离婚”,又“改嫁”给D,去国外隐居了很多年,最后又回到日本。

本来的关系:
  A     D
  |夫妇   |夫妇
  B-----C
    姐妹

变成了:
  A     D
  |夫妇   |夫妇
  C-----B
(装成B)   (自杀)

然后又变成:
  A    D
 (离婚)   |夫妇
       C     B
      (装成B)  (自杀)

从外人看来却好像是:
  A    D
 (离婚)   |夫妇
       B     C
      (改嫁)   (自杀)

A在去世前得知真相,决定以人像的方式给女儿E留下一个巨大的死亡留言。他将E的身体石膏像和B的睁眼人头像合成一个人像,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母子像”(母亲的头+女儿的身体)。A死后,E看到睁眼人头像,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自己的母亲并没有改嫁给D,原来她已经死了。

E为了保留罪证割下了石膏像的人头部分,怕警方追查,交给F保管。F从人头做出了错误的推理,认为死去的C才是E的生母。这个秘密如果公开,必将毁掉A作为艺术家的声誉。F于是拍下人头的照片勒索G。

E拿着石膏人头去D的牙科诊所谈判。D见事情败露,杀了E灭口。D害怕警方从石膏人头怀疑到十五年前的案子,便割下E的人头,将石膏人头被切下的事实伪装成预告杀人。D又用装石膏人头的箱子装了E的人头,以F的名义寄给G,装成疯子的行为。他寄包裹的时候将F的名字写错了一个字。因为F以前保管过石膏人头,所以箱子胶带上面留有F的指纹。

[SPOILER +/-] 点评

交换身份是非常古老的诡计,但被法月用在十五年前的案件上,极具隐蔽性。另外书里两次切下人头,第一次是为了保留“死亡留言”,第二次则是伪装“预告杀人”,两次都极有新意。尤其是第二次,为了掩盖第一次的动机而切下E的人头,彻底颠倒了传统预告杀人的因果关系,值得赞赏。

Tuesday, August 14, 2007

L. T. Meade and Robert Eustace, A Master of Mysteries (1898)

六个看上去超自然/不可能的谜题,最后都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1. The mystery of the circular chamber
一个人死在房间里,全身无伤口。
[SPOILER +/-] 真相

房间地板连接着外部的一个风车,地板高速旋转,遇害者在离心力作用下毙命!

2. The warder of the door
一个会自己关门的奇怪房间。房间里有一个棺材,如果把棺材拿出来,门就不会关上。
[SPOILER +/-] 真相

棺材是一块巨大的磁铁。

3. The mystery of the Felwyn tunnel
火车隧道附近死了两个人。二人生前有仇,是谋杀吗?
[SPOILER +/-] 真相

一氧化碳中毒。

4. The eight-mile lock
在一艘游船上发生珠宝失窃案,所有人身上都搜遍了也找不到。从水下传来“lock...lock...”的鬼叫声。
[SPOILER +/-] 真相

小偷将珠宝丢入水里,夜晚开潜水艇下去打捞。因为灯坏了,看不见上来的坝口,就在水下装神弄鬼,诱骗上面的人把坝口打开。

5. How Siva spoke
一个椭圆形大厅里的神像会说话。
[SPOILER +/-] 真相

神像在一个椭圆焦点上。只要在另一个焦点发出声音,就会传到这个焦点上。

6. To prove an alibi
主要的杀人嫌犯一直在床上养病,有证人。
[SPOILER +/-] 真相

床上的是蜡人像,里面还有一个机械装置,能发出呻吟声。

这个故事里还出现了“杀人床”的机械装置。

电子版

Monday, August 13, 2007

西泽保彦《人格转移杀人》(1996)

六个人因为地震被陷在一个孤立系里。因为受到人格转移机的作用,六人的人格(灵魂)循环地在肉体上进行转移。如果有人死亡,那么他的肉体和死前附着在肉体上的人格一块玩完,活着的灵魂则继续在活着的肉体上面转移。人格转移发生的时间不可预测。

接下来,发生了连续杀人案……最后六个人只剩下一男一女,他们的人格在他们的身体上来回转换……

[SPOILER +/-] 真相

人格转移其实是在七人,而不是六人之间进行。第七人想杀死六人当中的一人,但动手前发生了人格转移,她又没有看清楚,结果反而杀死了自己的肉体。凶手的人格从此只能寄生在别人的肉体上。她的人格冒充死去的人格(也就是第一次杀人时附身在凶手自己肉体上的人格)完成了后续杀人。

这是我见过的最混乱的凶杀案,每个人都要用“人名(人格)”的方式标注,一个脑袋变成几个大。

《人格转移杀人》和《死了七次的男人》有一个共性:都是先明确设定一个科幻规则,在这个规则里充分地演绎和推理,最后的真相又都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这个规则,从而成功地制造出一种公平而又不失意外的效果。

Wednesday, August 08, 2007

西泽保彦《死了七次的男人》(1995)

科幻推理的设定!主人公生来具有异常体质,每个月不定期地会掉入时间黑洞,一天重复经历九次。主人公的行为会影响每一天的事件进程,但在九天循环之内,无论某天发生了何种变故,一过午夜十二点,世界便重设为第一天开始的状况。只有最后一天,也就是第九天的进程会成为现实,决定此后的发展。

主人公第一天陪外公喝酒醉倒,醒来发现世界重设。第二天结束之时,外公意外被人谋害。主人公为了拯救外公,在第三天改变进程,使前一天的凶手没有机会行凶,没想到外公还是死了,嫌犯变成另外一人。于是第四天,主人公再次试图阻止凶案,结果仍然没能成功。接下来是第五天、第六天……直到第九天终于成功保住了外公的性命。

[SPOILER +/-] 真相

真相非常出乎意料。主人公以为的“第二天”,其实是时间黑洞循环的“第一天”,只不过这一天早上的状态碰巧和前一天极为相似。往时的九天循环,实际上只循环了八天,因为其中一天主人公一开始就死了,所以他对那天完全没有印象。这样先是多了一天,又是少了一天,到最后一切吻合。

关于凶案,其实外公是意外身亡,只不过大家为了争夺遗嘱,不约而同地将现场布置得像凶杀案,想嫁祸给遗嘱受益人。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无穷的想像力。

Monday, July 30, 2007

二阶堂黎人《恶魔迷宫》(2001)

二阶堂兰子的两个短篇(中篇)?

第一个短篇讲述运行火车上的密室杀人,车厢一直有人监视,一男一女走进车厢,稍后女人出来,再后来在车厢里发现之前走出的女人的尸体!男人消失不见!

[SPOILER +/-] 密室诡计



第二个短篇讲述一个密闭玻璃屋里的密室杀人事件,地上到处都是玻璃碎片,玻璃门窗从内锁住。

[SPOILER +/-] 密室诡计

凶手在玻璃墙上开了一个洞,伸手进去锁上锁扣,之后补上一块玻璃。后来又带领警察敲碎玻璃进入房间,地上的玻璃碎片是为了掩盖后补玻璃的多余碎片。

小野不由美《东京异闻》(1993)

小说开篇即出现全身着火的火焰魔人等鬼怪。最后虽然用推理的方法给出了符合物理的解释,但推理的部分实在有些薄弱。凶手行凶的动机更是匪夷所思。至多算作二流本格。

看完本书,不由得对新一代女作家更加失望。

Saturday, July 28, 2007

殊能将之《剪刀男》(1999)

连续发生女子被杀,喉咙插进剪刀的暴力事件,媒体给凶手冠以“剪刀男”的称号。小说开篇讲述剪刀男去行刺第三个被害者,发现那人居然已被杀死,而且喉咙插入一把剪刀。剪刀男一下子从凶手变身为侦探,开始着手调查案情。

[SPOILER +/-] 叙述性诡计

双线叙述。一条线是剪刀男“我”,另一条线写警方如何怀疑调查尸体发现人就是剪刀男。但是尸体发现人其实有两个,一男一女,警方一直在怀疑那个男的,所以读者被误导,认为那个男的就是剪刀男。其实那个女的才是真正的剪刀男。这个性别欺骗诡计并不算新。

真凶是警方的犯罪心理专家。书里没有解释清楚的一点是为什么真凶和剪刀男(其实应该叫剪刀女)都恰好挑了同一个被害者下手,这个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在网上见到一种说法认为《剪刀男》的叙述性诡计要超过《杀戮之病》,我却觉得无论是氛围还是诡计,《杀戮之病》都要更胜一筹。

Wednesday, July 25, 2007

贯井德郎《恸哭》(1993)

贯井德郎的出道作,入选第四届鲇川哲也奖的候补名单,是一部采用叙述性诡计的警察小说。除了这个叙述性诡计之外并无更多出彩之处,其中大段对新兴邪教的描写和讨论也让人感到老套。

[SPOILER +/-] 叙述性诡计

采用多视点叙述。一个视点是调查女童连续失踪案的搜查一课的课长,另一个视点是杀人犯。在书末课长的女儿也被绑架,杀人犯也被擒获——竟然就是课长!原来课长在自己的女儿被绑架之后,身陷邪教不能自拔,自己动手去绑架其他女童,妄图让自己的女儿复活。书里的两个视点虽然不断交错切换,但其实并不是发生在同时,而是有先后关系。本来是

课长调查女童失踪案->课长的女儿失踪->课长辞职,参加邪教->课长绑架女童被抓

经作者处理之后,变成了两条看似“平行”的故事线:

课长A调查女童失踪案->A的女儿失踪
B参加邪教->B绑架女童被抓

到最后才揭晓A=B,而最开始课长着手调查的女童失踪案仍未告破(讽刺)。

Tuesday, July 24, 2007

我孙子武丸《杀戮之病》(1994)

一小时看完这本书,却回想了很长时间。看过的推理小说实在太多了,看到最后都麻木了,出现这种感觉已经比较少见了。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整体的感觉就是很特别。所有的诡计都压缩在最后一句话,读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出现导语中的那种“石破天惊、世界崩坏”的错愕感,但它带来的冲击无疑相当持久。

如果没有最后一句话,这本书就是一本平庸的变态犯罪小说。说实话我看那些变态描写,奸尸什么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但因为有了最后一句话,整部书一下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最让我称道的是作者开篇第一章居然是“终章”,明确地给出了凶手的姓名,可居然还能在所剩不多的狭小空间制造惊奇。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这种叙述性诡计,到底能不能算本格?不错,它具有本格特有的游戏性,整本书两百多页写下来,都是为了最后的那个诡计,这一点我相当喜欢。但是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一点推理,从严格意义来说,根本不能算是推理小说。相比之下,同样是叙述性诡计,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可是不折不扣的推理小说,大概这就是《杀戮之病》特别的地方吧!

[SPOILER +/-] 叙述性诡计

整部书采用三视点叙述。第一个视点是凶手蒲生稔,描写他如何犯案,以及他和他母亲的微妙关系。第二个视点是雅子,讲她如何监视她儿子,在她儿子的房间里发现奇怪的和凶案相关的东东。第三个视点是侦探。

读者想当然地以为雅子是稔的母亲。可最后的真相是:稔是雅子的老公,他杀了自己的母亲,而雅子在儿子房间里发现的种种东西,都是稔从外面带回来,之后被他们儿子偶然发现的。

这个叙述性诡计不在于混淆凶手姓名,而在于混淆凶手身份(以及年龄)。

二阶堂黎人《吸血之家》(1999)

二阶堂黎人实际上的处女长篇。在我看过的二阶堂黎人作品之中,推此书为最佳(超过人狼城)。全书包括两起无足迹杀人和一起密室杀人,第七章更借兰子之口给出无足迹杀人讲义!

第一起无足迹杀人发生在过去。死者死在雪地中央,雪地上有死者来时脚印、A女接近死者随即折回的脚印、和警官的脚印。死者被人从后面以短刀刺入脖子,即刻死亡。因为短刀深入,所以不可能是从远处射入。A女和警官都有不在场证明。

[SPOILER +/-] 真相

死者背负一个小女孩走入院中,小女孩突然从后面用短刀扎死死者,随即不知所措地呆在原地不动。A女之后看到小女孩坐在尸体旁边,大惊失色,过去将小女孩抱走。小女孩因为从头至尾呆在死者背上,所以没有留下脚印。

接下来是密室杀人。兰子等人晚上九点半参加完通灵会后,将门窗锁好离开会场,黎人有唯一的一把钥匙,只有窗户有细小的缝隙。第二天发现B男死在密闭会场里,被一把日本刀当胸贯穿。室内有打斗痕迹,刀鞘丢在一张翻倒的圆桌上。死者手表粉碎,指针指向晚上十点十分。死者胃中食物的消化情况验证了这一死亡时间,而通灵会结束不久还有人听到死者在房中吹笛,那么……死者究竟是如何进入密室的?凶手又是如何进入密室的?

[SPOILER +/-] 诡计

死者在通灵会的时候其实已经死了,尸体在布幔后面,因此大家没有发现。黎人锁门离开之后,有人从窗户缝隙里用一根长竹竿挑开布幔使尸体暴露,并挑翻圆桌制造打斗痕迹。兰子注意到如果是凶手拔刀与死者打斗,那么刀鞘应该在桌子下面而不是上面。死者患有糖尿病,很早就吃了晚饭,因此从食物消化推断出的时间是不准确的。大家听到的笛声其实是收音机。

这个诡计整体设计得非常精彩,误导也很成功。比如作者事先故意强调房内只有一台盘式录音机,并没有放音乐,就是让人以为“既然作者都讨论过这个可能了,那么应该不是在这里玩花样,音乐一定是真的”。

第二起无足迹杀人干脆直接挑战Carr的The Problem of the Wired Cage。同样的网球场设定,可是这回没有铁丝网了。现场只有被害者与第一发现者的足迹。足迹并非伪造。方圆数米内的地面,除了足迹没有其他痕迹。作为凶器的短刀并非投掷出去,而是由凶手握住,直接刺向被害者。短刀上喂有剧毒,被害者当场死亡。尸体没有被移动过。


[SPOILER +/-] 解答一

凶手是第一发现者麻田茂一。他将短刀绑在手杖上,离着一定距离刺死被害者。

可惜这个推理是错的。

[SPOILER +/-] 解答二

因为夜里气温极低,网球场地面结冰。被害者生前为了假造灵异现象,事先在网球场下半部洒了氯化钙,因此下半部没有结冰。凶手在上半场刺入短刀,被害者跑了几步,死在下面的半场。凶手在上半部的冰面上没有留下脚印,被害者却在下半部的泥地上留下脚印。冰面后来融化掉了。

被害者并非在脚印转折的地方拐弯,而是先沿着右边的路线走到上面的冰面(右面的足迹),兜了一个圈(没足迹),再沿着左边的路线跑了几步(左边的足迹),倒地身亡。

Friday, July 20, 2007

Carol Carnac, The Late Miss Trimming (1956)

Carol Carnac是E. C. R. Lorac的另一个笔名。这部小说讲述Miss Trimming从楼梯上摔下,震掉了一块天花板,当场毙命的故事。侦探怀疑有人谋害,但现场门窗均自内密封。

整部小说比较平淡,中间大段篇幅用在挖掘凶手的动机。

[SPOILER +/-] 密室手法

大门是双重锁的结构。锁门的时候,钥匙伸进去拧第一圈会把外面锁上,再拧第二圈会把里面也锁上。凶手开锁的时候却只拧了一圈,打开了外锁,没有打开内锁。他随后拔出钥匙,假意推门,当然推不动门。在场的其他人便以为死者已将门自内锁上。

进屋之后凶手再找机会上上大门内侧的锁链。

Thursday, July 05, 2007

Jonathan Latimer, The Search for My Great Uncle's Head (1937)

主人公A接到Great Uncle(爷爷的兄弟)的来信,邀请他到住处一聚。A在半路碰到一个疯子,到了Great Uncle家才得知附近连日来发生了数起斩首凶案,他看到的疯子就是凶嫌。当晚,Great Uncle死在自己桌前,头颅不知去向,新立的遗嘱亦不见踪影。大家四处寻找Great Uncle的头,却无所获。

之后房子里的管家也被人杀死,同样惨遭切头。警官怀疑是家里人所为,但从主宅到管家住处的泥泞路面上却没有留下可疑足迹。尸检报告显示Great Uncle死前吸入大量氯仿。警官又在Great Uncle的衣领上发现火药。

主人公A半夜看到B将厨房里的鸡丢入湖里。第二天大家发现厨房被翻乱,怀疑疯子还在附近。A揭露B的可疑行径。警察找到了管家的头。

B招认是自己切下了Great Uncle的头。他半夜看到Great Uncle头部中弹死在桌前,并留下一份自杀遗书。Great Uncle生前买了巨额保险,受保人是B心仪的C女士。B为了让C得到保险金,切下了Great Uncle的头伪装他杀。但是他在扔头的时候被管家看见,于是他杀了管家灭口。B的父亲却在这时跳出来说,是他杀了管家,目的是维护他儿子。

[SPOILER +/-] 真相

凶手其实是另外一人。他先杀死Great Uncle伪装成自杀,后又杀死了管家。B之后切下了Great Uncle的头(为了保险)。凶手骑着牛走到管家住处行凶,因此没有留下脚印。

Jonanthan Latimer的语言极具幽默感,从书名就可见一斑。

Tuesday, June 26, 2007

Elizabeth Daly, Evidence of Things Seen (1943)

A监护病人B的时候看到门口有一只移动的手,冲去走廊时却不见有任何人。A尖叫,C听到叫声下楼查看,发现病人已无呼吸。房间后门似有打开痕迹,但短短几十秒钟的时间,凶手如何能够作案?

[SPOILER +/-] 诡计

凶手是C。他下楼谎称B已经死亡,将A支开,然后再掐死B。

除了这个简单的诡计,整部小说平平无奇。Elizabeth Daly年过六十才开始写侦探小说,显然构思能力已不如年轻人。

Saturday, June 16, 2007

石池浅海《紧闭的门扉》(2005)

《文艺春秋》十大推理小说
宝岛社“这本推理小说真棒”第二名
原书房“十大本格推理小说”第二名

本书的设定相当地有新意。故事开头便以reversed mystery的形式具体描写了凶手如何完成密室杀人,所以whodunit和howdunit的悬念都没有了,剩下的悬念就是侦探能否破案,以及凶手的杀人动机和制造密室的动机(whydunit)。不可思议的是,侦探从始至终都没有进入房间,就破解了杀人凶手、杀人手法和杀人动机!到最后房间仍是呈密室状态!这无疑是对密室杀人的一种崭新诠释。

因为开篇就描写了凶手的手法,我这里透露出来,应该不算泄底:凶手用米粒将一个楔形门档粘在门的下方,从外面将门轻轻关上,门档就卡在了门的下部。

[SPOILER +/-] 凶手制造密室的动机

凶手憎恨死者生前嫖妓,觉得他的器官十分肮脏,因此要让尸体至少过十小时再被发现,这样他的器官就不能移植了。制造密室是为了拖延尸体被发现的时间。

这个想法很有新意,但是有点牵强。

Thursday, June 14, 2007

石池浅海《爱尔兰蔷薇》(2002)

和之后的《月之扉》一样都写恐怖分子。现场设定为暴风雪山庄,但并不是物理上的暴风雪山庄,警察不是不能进入现场,而是因为政治局势的关系,现场的人不想让警察介入。死者膝盖碎裂,脑后有两处击伤,凶器是餐厅里的拨火棍,尸体却丢弃在餐厅的窗外。凶手为什么要打碎死者的膝盖?现场有两名NCF(北爱独立组织)的成员,他们惩罚叛徒的方式就是打碎膝盖,是他们做的吗?为什么要将死者搬到窗外?

之后阁楼的窗户出现裂缝,一人上去检查的时候,不慎从屋檐上摔下毙命。这只是单纯的意外吗?

[SPOILER +/-] 第一起凶杀案的解答

凶手杀人之后,想要制造出意外的假象,因此将尸体搬到二楼从窗户扔下。凶手的本意是让尸体头部着地,以掩盖头上的钝器伤口。没想到尸体的头撞在屋檐上(形成了第二处伤痕),双脚着地,膝盖因为受到冲击而碎裂。尸体落地后周围都是泥地,凶手为了不留下脚印,无法再接近尸体。

[SPOILER +/-] 第二起凶杀案的远距离杀人

凶手用激光笔晃受害者的眼睛。

石池浅海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在推理已达山穷水尽之时,由细节出发,进一步做出更深层次的推理。这种注重细节的特质更像是女性作家,比如Agatha Christie。

Friday, June 08, 2007

绫辻行人《月馆杀人事件》(2005)

佐佐木伦子的漫画,设定非常独特,具有绫辻一贯的异想天开风格。女主人公收到从未谋面的外公的请柬,商谈遗产继承事宜。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汽车抛锚,正好碰到一个过路的年轻人A搭乘同次火车,女孩便搭了他的车。到了火车站,上了火车之后,女孩发现整列火车上只有七位乘客,且全为铁道迷。有的收集时刻表,有的迷恋火车模型,等等。夜间发生了谋杀案,A被匕首插入小腹,死在密室之中。A的手表碎裂,指针定格在1:40am。

火车仍在继续运行,车长打开车门,居然可以直接走进外公的宅邸——月馆!原来火车虽然一直在轨道上转轮,却一点也没有前进,整个列车是被架空的。(只有绫辻能想出这样的设定吧!)

大家进入月馆,发现外公和家仆全被杀死。月馆成为暴风雪山庄。接下来是大幅的试探推理,和铁道迷关于铁道的各种有趣评论。

[SPOILER +/-] 密室真相

凶手是A。他进入月馆杀死里面的人,回车途中女主人公恰巧猛地一撞门,将车外的他撞翻。他摔倒的时候匕首正好插入小腹。他从车窗翻回密室以后因失血过多而亡。(车窗自里锁住)

A的手表早在晚上就已经停止。晚上8:10pm的时候A曾经看过一次手表,发出了“啊”的一声,那个时候他就发现了手表停在1:40。阴险之处在于,从女孩的角度看手表没有任何问题,因为1:40的指针倒过来看正好是8:10。(这个设定只有在漫画里才能用!)也就是说,A其实不是在死在1:40am,而是在那之后。

这个时间误导的设定,加上漫画叙事的顺序是先交待A死亡,再交待月馆里的人物死亡,成功地让读者以为A死在月馆众人之前,因而一定是有人先杀了A,后来又杀了月馆里的人。实际的顺序刚好相反,是A先杀了月馆里的人,返回自己的包间,并死在里面。这个设定的重点不在于密室,而在于颠倒时间。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熟悉?没错!绫辻原样照搬了The Three Coffins的设定!无耻啊!!!(笑)

感觉整本漫画的推理较弱,亮点在于出场人物全为铁道迷,听他们讨论铁道很有意思。佐佐木伦子的绘画也略显不足。

Wednesday, May 02, 2007

Carter Dickson, The Plague Court Murders (1935)

Carr的早期作品,以Carter Dickson的笔名发表,是H.M.的登场之作。此书第一版封面上写的是Inspector Masters Mystery,大概因为那个时候H.M.还没什么名气,所以出版商把配角Inspector Masters当成了主要侦探:)

Carr在这本书里花了大力气渲染恐怖气氛,导致前几章节奏略显缓慢。密室杀人出现之后,调查速度开始加快。本次的密室不仅门闩自内闩上,而且周围的泥地上没有脚印。死者身边掉落一把圆头匕首,身上有匕首划痕。

[SPOILER +/-] 手法

凶手在窗外的树上向里射入矿盐(rock salt)做成的子弹。死者身上几处浅的划痕是匕首所留,但一处致命圆孔其实是弹孔。子弹射入身体后被血液融化。

老实说我没看出来H.M.如何能够识破这个手法。

这起密室杀人之后又发生了第二起凶杀案,凶手采用了焚烧尸体以掩盖尸体身份的诡计。

Wednesday, March 28, 2007

John Dickson Carr, The Arabian Nights Murder (1936)

这部小说不强调不可能犯罪或是密室,而是更注重怪奇场景(bizarre setting),比较像Ellery Queen的路子。死者死在一个阿拉伯博物馆里,尸体在一辆马车中,胸口插入一把匕首,下巴上粘着一截假胡子,手里拿着一本烹调书。还能有比这更奇怪的设置吗?

全书分为三段,情节展开极为复杂,最后是一段双重推理,警官Hadley给出了一个极为精巧的解答,可惜是错的。Dr. Fell到最后才作为安乐椅侦探出现,给出了正确的解答。

[SPOILER +/-] 两个关键推理

1. 从大门到展厅中央有煤灰脚印,由深至浅,直至消失,但尸体鞋底仍粘着大量煤灰。这说明死者并没有从大门走入展厅,不然鞋底将不再会有煤灰。有人在其他地方杀死死者,将尸体搬进马车。

2. 在一间房间里有一座坏了的电梯。在房间里听不见外面展厅的声音,除非进入电梯打开里面的气口。A从房间里出来时说了一句话,表明他听到了外面展厅的讲话,说明他进过房间里的电梯。可是电梯里面后来能够查到最后进入电梯的B的指纹,却查不到A的指纹,说明A擦除过里面的指纹。A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真相是:A事先将电梯弄坏,杀人前将电梯修好,乘坐电梯下到地下室,在那里杀死死者,用电梯将尸体运回一层,将尸体搬运进马车里,擦除电梯里面的指纹。A就是杀人凶手。

老实说推理2并不是完全fair play。

Tuesday, March 13, 2007

Stanley Ellin, The Orderly World of Mr. Appleby (1950)

短篇小说就是看情节的转折。

一个古玩店老板从书上学到一个杀人手法,把老婆从楼梯上推下去之后再伪装成事故。他用这个方法连杀了六个老婆,在要杀第七个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老婆的爸爸就是书里记载的那个杀人凶手。该富婆为了报复她爸爸当年把她妈推下楼梯,下决心要嫁给一个像她爸爸的人,再掌控他一辈子。她在结婚之前托私家侦探查清了古玩店老板以前的罪行,一旦她有什么不测,马上会有人将他捉拿归案。便在古玩店老板心灰意冷之时,富婆不慎跌下楼梯,一命呜呼。

Hitchcock后来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