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4, 2007

我孙子武丸《杀戮之病》(1994)

一小时看完这本书,却回想了很长时间。看过的推理小说实在太多了,看到最后都麻木了,出现这种感觉已经比较少见了。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整体的感觉就是很特别。所有的诡计都压缩在最后一句话,读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出现导语中的那种“石破天惊、世界崩坏”的错愕感,但它带来的冲击无疑相当持久。

如果没有最后一句话,这本书就是一本平庸的变态犯罪小说。说实话我看那些变态描写,奸尸什么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但因为有了最后一句话,整部书一下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最让我称道的是作者开篇第一章居然是“终章”,明确地给出了凶手的姓名,可居然还能在所剩不多的狭小空间制造惊奇。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这种叙述性诡计,到底能不能算本格?不错,它具有本格特有的游戏性,整本书两百多页写下来,都是为了最后的那个诡计,这一点我相当喜欢。但是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一点推理,从严格意义来说,根本不能算是推理小说。相比之下,同样是叙述性诡计,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可是不折不扣的推理小说,大概这就是《杀戮之病》特别的地方吧!

[SPOILER +/-] 叙述性诡计

整部书采用三视点叙述。第一个视点是凶手蒲生稔,描写他如何犯案,以及他和他母亲的微妙关系。第二个视点是雅子,讲她如何监视她儿子,在她儿子的房间里发现奇怪的和凶案相关的东东。第三个视点是侦探。

读者想当然地以为雅子是稔的母亲。可最后的真相是:稔是雅子的老公,他杀了自己的母亲,而雅子在儿子房间里发现的种种东西,都是稔从外面带回来,之后被他们儿子偶然发现的。

这个叙述性诡计不在于混淆凶手姓名,而在于混淆凶手身份(以及年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