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0, 2007

二阶堂黎人《恶魔迷宫》(2001)

二阶堂兰子的两个短篇(中篇)?

第一个短篇讲述运行火车上的密室杀人,车厢一直有人监视,一男一女走进车厢,稍后女人出来,再后来在车厢里发现之前走出的女人的尸体!男人消失不见!

[SPOILER +/-] 密室诡计



第二个短篇讲述一个密闭玻璃屋里的密室杀人事件,地上到处都是玻璃碎片,玻璃门窗从内锁住。

[SPOILER +/-] 密室诡计

凶手在玻璃墙上开了一个洞,伸手进去锁上锁扣,之后补上一块玻璃。后来又带领警察敲碎玻璃进入房间,地上的玻璃碎片是为了掩盖后补玻璃的多余碎片。

小野不由美《东京异闻》(1993)

小说开篇即出现全身着火的火焰魔人等鬼怪。最后虽然用推理的方法给出了符合物理的解释,但推理的部分实在有些薄弱。凶手行凶的动机更是匪夷所思。至多算作二流本格。

看完本书,不由得对新一代女作家更加失望。

Saturday, July 28, 2007

殊能将之《剪刀男》(1999)

连续发生女子被杀,喉咙插进剪刀的暴力事件,媒体给凶手冠以“剪刀男”的称号。小说开篇讲述剪刀男去行刺第三个被害者,发现那人居然已被杀死,而且喉咙插入一把剪刀。剪刀男一下子从凶手变身为侦探,开始着手调查案情。

[SPOILER +/-] 叙述性诡计

双线叙述。一条线是剪刀男“我”,另一条线写警方如何怀疑调查尸体发现人就是剪刀男。但是尸体发现人其实有两个,一男一女,警方一直在怀疑那个男的,所以读者被误导,认为那个男的就是剪刀男。其实那个女的才是真正的剪刀男。这个性别欺骗诡计并不算新。

真凶是警方的犯罪心理专家。书里没有解释清楚的一点是为什么真凶和剪刀男(其实应该叫剪刀女)都恰好挑了同一个被害者下手,这个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在网上见到一种说法认为《剪刀男》的叙述性诡计要超过《杀戮之病》,我却觉得无论是氛围还是诡计,《杀戮之病》都要更胜一筹。

Wednesday, July 25, 2007

贯井德郎《恸哭》(1993)

贯井德郎的出道作,入选第四届鲇川哲也奖的候补名单,是一部采用叙述性诡计的警察小说。除了这个叙述性诡计之外并无更多出彩之处,其中大段对新兴邪教的描写和讨论也让人感到老套。

[SPOILER +/-] 叙述性诡计

采用多视点叙述。一个视点是调查女童连续失踪案的搜查一课的课长,另一个视点是杀人犯。在书末课长的女儿也被绑架,杀人犯也被擒获——竟然就是课长!原来课长在自己的女儿被绑架之后,身陷邪教不能自拔,自己动手去绑架其他女童,妄图让自己的女儿复活。书里的两个视点虽然不断交错切换,但其实并不是发生在同时,而是有先后关系。本来是

课长调查女童失踪案->课长的女儿失踪->课长辞职,参加邪教->课长绑架女童被抓

经作者处理之后,变成了两条看似“平行”的故事线:

课长A调查女童失踪案->A的女儿失踪
B参加邪教->B绑架女童被抓

到最后才揭晓A=B,而最开始课长着手调查的女童失踪案仍未告破(讽刺)。

Tuesday, July 24, 2007

我孙子武丸《杀戮之病》(1994)

一小时看完这本书,却回想了很长时间。看过的推理小说实在太多了,看到最后都麻木了,出现这种感觉已经比较少见了。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整体的感觉就是很特别。所有的诡计都压缩在最后一句话,读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出现导语中的那种“石破天惊、世界崩坏”的错愕感,但它带来的冲击无疑相当持久。

如果没有最后一句话,这本书就是一本平庸的变态犯罪小说。说实话我看那些变态描写,奸尸什么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但因为有了最后一句话,整部书一下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最让我称道的是作者开篇第一章居然是“终章”,明确地给出了凶手的姓名,可居然还能在所剩不多的狭小空间制造惊奇。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这种叙述性诡计,到底能不能算本格?不错,它具有本格特有的游戏性,整本书两百多页写下来,都是为了最后的那个诡计,这一点我相当喜欢。但是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一点推理,从严格意义来说,根本不能算是推理小说。相比之下,同样是叙述性诡计,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可是不折不扣的推理小说,大概这就是《杀戮之病》特别的地方吧!

[SPOILER +/-] 叙述性诡计

整部书采用三视点叙述。第一个视点是凶手蒲生稔,描写他如何犯案,以及他和他母亲的微妙关系。第二个视点是雅子,讲她如何监视她儿子,在她儿子的房间里发现奇怪的和凶案相关的东东。第三个视点是侦探。

读者想当然地以为雅子是稔的母亲。可最后的真相是:稔是雅子的老公,他杀了自己的母亲,而雅子在儿子房间里发现的种种东西,都是稔从外面带回来,之后被他们儿子偶然发现的。

这个叙述性诡计不在于混淆凶手姓名,而在于混淆凶手身份(以及年龄)。

二阶堂黎人《吸血之家》(1999)

二阶堂黎人实际上的处女长篇。在我看过的二阶堂黎人作品之中,推此书为最佳(超过人狼城)。全书包括两起无足迹杀人和一起密室杀人,第七章更借兰子之口给出无足迹杀人讲义!

第一起无足迹杀人发生在过去。死者死在雪地中央,雪地上有死者来时脚印、A女接近死者随即折回的脚印、和警官的脚印。死者被人从后面以短刀刺入脖子,即刻死亡。因为短刀深入,所以不可能是从远处射入。A女和警官都有不在场证明。

[SPOILER +/-] 真相

死者背负一个小女孩走入院中,小女孩突然从后面用短刀扎死死者,随即不知所措地呆在原地不动。A女之后看到小女孩坐在尸体旁边,大惊失色,过去将小女孩抱走。小女孩因为从头至尾呆在死者背上,所以没有留下脚印。

接下来是密室杀人。兰子等人晚上九点半参加完通灵会后,将门窗锁好离开会场,黎人有唯一的一把钥匙,只有窗户有细小的缝隙。第二天发现B男死在密闭会场里,被一把日本刀当胸贯穿。室内有打斗痕迹,刀鞘丢在一张翻倒的圆桌上。死者手表粉碎,指针指向晚上十点十分。死者胃中食物的消化情况验证了这一死亡时间,而通灵会结束不久还有人听到死者在房中吹笛,那么……死者究竟是如何进入密室的?凶手又是如何进入密室的?

[SPOILER +/-] 诡计

死者在通灵会的时候其实已经死了,尸体在布幔后面,因此大家没有发现。黎人锁门离开之后,有人从窗户缝隙里用一根长竹竿挑开布幔使尸体暴露,并挑翻圆桌制造打斗痕迹。兰子注意到如果是凶手拔刀与死者打斗,那么刀鞘应该在桌子下面而不是上面。死者患有糖尿病,很早就吃了晚饭,因此从食物消化推断出的时间是不准确的。大家听到的笛声其实是收音机。

这个诡计整体设计得非常精彩,误导也很成功。比如作者事先故意强调房内只有一台盘式录音机,并没有放音乐,就是让人以为“既然作者都讨论过这个可能了,那么应该不是在这里玩花样,音乐一定是真的”。

第二起无足迹杀人干脆直接挑战Carr的The Problem of the Wired Cage。同样的网球场设定,可是这回没有铁丝网了。现场只有被害者与第一发现者的足迹。足迹并非伪造。方圆数米内的地面,除了足迹没有其他痕迹。作为凶器的短刀并非投掷出去,而是由凶手握住,直接刺向被害者。短刀上喂有剧毒,被害者当场死亡。尸体没有被移动过。


[SPOILER +/-] 解答一

凶手是第一发现者麻田茂一。他将短刀绑在手杖上,离着一定距离刺死被害者。

可惜这个推理是错的。

[SPOILER +/-] 解答二

因为夜里气温极低,网球场地面结冰。被害者生前为了假造灵异现象,事先在网球场下半部洒了氯化钙,因此下半部没有结冰。凶手在上半场刺入短刀,被害者跑了几步,死在下面的半场。凶手在上半部的冰面上没有留下脚印,被害者却在下半部的泥地上留下脚印。冰面后来融化掉了。

被害者并非在脚印转折的地方拐弯,而是先沿着右边的路线走到上面的冰面(右面的足迹),兜了一个圈(没足迹),再沿着左边的路线跑了几步(左边的足迹),倒地身亡。

Friday, July 20, 2007

Carol Carnac, The Late Miss Trimming (1956)

Carol Carnac是E. C. R. Lorac的另一个笔名。这部小说讲述Miss Trimming从楼梯上摔下,震掉了一块天花板,当场毙命的故事。侦探怀疑有人谋害,但现场门窗均自内密封。

整部小说比较平淡,中间大段篇幅用在挖掘凶手的动机。

[SPOILER +/-] 密室手法

大门是双重锁的结构。锁门的时候,钥匙伸进去拧第一圈会把外面锁上,再拧第二圈会把里面也锁上。凶手开锁的时候却只拧了一圈,打开了外锁,没有打开内锁。他随后拔出钥匙,假意推门,当然推不动门。在场的其他人便以为死者已将门自内锁上。

进屋之后凶手再找机会上上大门内侧的锁链。

Thursday, July 05, 2007

Jonathan Latimer, The Search for My Great Uncle's Head (1937)

主人公A接到Great Uncle(爷爷的兄弟)的来信,邀请他到住处一聚。A在半路碰到一个疯子,到了Great Uncle家才得知附近连日来发生了数起斩首凶案,他看到的疯子就是凶嫌。当晚,Great Uncle死在自己桌前,头颅不知去向,新立的遗嘱亦不见踪影。大家四处寻找Great Uncle的头,却无所获。

之后房子里的管家也被人杀死,同样惨遭切头。警官怀疑是家里人所为,但从主宅到管家住处的泥泞路面上却没有留下可疑足迹。尸检报告显示Great Uncle死前吸入大量氯仿。警官又在Great Uncle的衣领上发现火药。

主人公A半夜看到B将厨房里的鸡丢入湖里。第二天大家发现厨房被翻乱,怀疑疯子还在附近。A揭露B的可疑行径。警察找到了管家的头。

B招认是自己切下了Great Uncle的头。他半夜看到Great Uncle头部中弹死在桌前,并留下一份自杀遗书。Great Uncle生前买了巨额保险,受保人是B心仪的C女士。B为了让C得到保险金,切下了Great Uncle的头伪装他杀。但是他在扔头的时候被管家看见,于是他杀了管家灭口。B的父亲却在这时跳出来说,是他杀了管家,目的是维护他儿子。

[SPOILER +/-] 真相

凶手其实是另外一人。他先杀死Great Uncle伪装成自杀,后又杀死了管家。B之后切下了Great Uncle的头(为了保险)。凶手骑着牛走到管家住处行凶,因此没有留下脚印。

Jonanthan Latimer的语言极具幽默感,从书名就可见一斑。